Appearance
坐标的“位置密码”与直线图形绘制
课题
turtle库的“坐标魔法”——用代码画出直线与正方形
教学时间
2课时(90分钟)
课前准备
- 教师端:电脑(Python 3.10+,预装turtle库)、投影仪、坐标网格黑板(1m×1m,标注x/y轴)、“坐标卡片”(写有(3,2)、(-1,4)等)、几何积木(正方形、长方形)、错误代码示例图(如忘记写括号、角度错误)。
- 学生端:电脑(turtle环境)、坐标纸(每人2张)、彩色笔(标注图形边长)、笔记本(记录坐标规律)。
- 教学素材:turtle基础代码模板、“图形闯关任务单”(分层练习)、“坐标小达人”奖励徽章。
一、导入活动:从“教室坐标”到“代码坐标”(15分钟)
活动1:“坐标寻宝”游戏——理解x/y轴的意义
- 教师在教室地面贴坐标网格(以讲台为原点(0,0),右为x轴正方向,前为y轴正方向),在(2,1)、(-1,3)等位置放小贴纸。
- 规则:学生抽取“坐标卡片”,根据坐标找到对应位置的贴纸,提问:“(3,0)在哪里?”引导发现“x轴控制左右,y轴控制前后”。
- 类比:“电脑屏幕也有坐标,左上角是(0,0),向右x变大,向下y变大——这就是turtle画图的‘位置密码’”。
活动2:“积木拼正方形”——感知“边长与角度”的关系
- 学生用几何积木拼正方形,观察:“拼4条边后,转了多少度?”(引导发现每转90°,4次正好转一圈360°)。
- 播放短视频:turtle画图过程(直线→转向→直线),类比“积木拼接”:
forward(50)=摆一根50长的边,right(90)=转90°。
二、知识点讲解:turtle基础与坐标绘图(30分钟)
模块1:认识turtle——代码世界的“小画家”(10分钟)
- 核心概念:turtle是Python的“绘图库”,像一只带着画笔的小乌龟,用代码控制它移动、转向、抬笔/落笔。
- 基础指令(结合演示):python
import turtle # 导入turtle库(召唤小乌龟) t = turtle.Turtle() # 创建小乌龟t(可以取其他名字,如pen) t.forward(100) # 向前走100步(画直线) t.right(90) # 向右转90度 t.forward(100) # 再向前走100步 turtle.done() # 保持窗口不关闭 - 坐标控制:用
goto(x,y)直接跳转到指定坐标,如:pythont.penup() # 抬笔(不画线) t.goto(50, 50) # 跳到(50,50) t.pendown() # 落笔(开始画线) t.forward(50) # 从(50,50)向前画50步
模块2:绘制正方形——循环与角度的配合(20分钟)
- 分步画法(无循环,适合理解逻辑):python
import turtle t = turtle.Turtle() t.forward(80) # 第一条边 t.right(90) t.forward(80) # 第二条边 t.right(90) t.forward(80) # 第三条边 t.right(90) t.forward(80) # 第四条边 turtle.done() - 优化:用for循环简化代码(引入循环逻辑):python
import turtle t = turtle.Turtle() for _ in range(4): # 重复4次(正方形4条边) t.forward(80) t.right(90) turtle.done() - 关键规律:
- 正方形边长=
forward()的参数(如80); - 每次转向角度= 90°(
right(90)); - 变量控制大小:把边长设为变量,方便修改(如
size = 100,再用forward(size))。
- 正方形边长=
三、练习题设计:分层任务+坐标挑战(25分钟)
基础任务(全员完成):“我的第一个正方形”
- 要求:用循环绘制边长为60的正方形,用
goto()让小乌龟从(0,0)开始画,完成后用color("red")设置画笔颜色。 - 示例框架:python
import turtle t = turtle.Turtle() t.color("red") # 画笔颜色 t.penup() t.goto(0, 0) # 起点坐标 t.pendown() size = 60 # 边长变量 for _ in range(4): t.forward(size) t.right(90) turtle.done()
进阶任务(选做):“坐标跳房子”
- 用
goto(x,y)+forward()绘制2个不同位置的正方形(如一个在(0,0),一个在(100,50)),边长分别为50和80,用不同颜色区分。
教师支持:
- 提供“错误排查表”:如“图形不闭合”→检查是否转了4次90°;“颜色没变化”→检查
color()是否写在绘图前。
四、讲解与互评:从“图形”到“逻辑”(15分钟)
- 问题诊断:投屏典型错误代码(如
right(80)导致图形歪斜),让学生找出问题:“为什么这个正方形‘塌了’?”(角度不够90°)。 - 创意展示:选2份不同颜色/位置的作品,提问:“如果边长改成100,代码哪里要改?”(强化变量的作用)。
- 坐标规律总结:师生共同填写“坐标记录表”——
图形起点坐标 边长 转向角度 循环次数 (0,0) 60 90° 4
五、总结与作业(5分钟)
课堂总结:
- 坐标是“位置密码”:x控制左右,y控制上下;
- turtle基础指令:
forward(步长)、right(角度)、goto(x,y)、color(颜色); - 正方形绘制公式:
for _ in range(4): forward(边长); right(90)。
课后作业:
- 绘制一个“双色正方形”:前两条边红色,后两条边蓝色(提示:在循环中用
if判断次数); - 在坐标纸上标记出你画的正方形四个顶点的坐标(如起点(0,0),终点(60,0)等)。
教学理论支撑与设计理由:
-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:通过“教室坐标寻宝”“积木拼接”等具体操作,帮助11-15岁学生(形式运算阶段初期)将抽象的x/y轴概念转化为具象经验,再过渡到代码逻辑。
-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:分层任务(基础→进阶)配合“错误排查表”,为不同水平学生提供“刚好够得着”的挑战,避免挫败感。
- STEAM融合:数学(坐标计算、角度规律)与艺术(颜色搭配、图形布局)结合,用代码实现“精准的美”,让学生感知“技术是艺术的工具”。